第54章 这大明不只是皇上的,还有我们一份
“本侯……!”
“出去!”
吴惟英刚要开口,李邦华指着门外,对其大喝一声。
“本侯乃是武勋,怎么就不能出现在这里了?”
吴惟英理直气壮的对李邦华吼道。
他这话说得倒也不错,虽然大明的大部分武勋都没有具体的职缺,但在兵事上却是有很大的影响力。
理论上,京营的事,还真和他们有些关系。
李邦华站起身,伸出自己的右手。
一直站在其身后的一名锦衣校尉,将手里包裹着黄绸子的尚方剑,恭敬的放在了李李邦华的手里。
后者接过尚方宝剑,取下黄绸子,冷声道:“恭顺侯,你莫不是想试试本官的尚方剑锋不锋利?”
“来!本侯就站在这里,有本事你就杀了本侯!”
这样的场合,吴惟英也没有退路了,只能硬着头皮和李邦华硬顶。
李邦华缓缓抽出长剑,语气淡淡的说道:“本官已经在陛下那里立下了军令状,如若不能彻底整肃京营,就用这柄尚方宝剑自戕,以谢陛下。”
“啪!”
“放肆!”
英国公张维贤一拍桌案,愤而起身,手指吴惟英厉声呵斥道:“滚出去!”
“国公!是他……”
“本公说让你滚出去!”
经过昨晚和儿孙的一场密谈,张维贤已经决定彻底的和皇帝站在一起。
他或许没有他祖宗张玉、张辅那样的军事能力,但他知道一个道理。
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,那就要全力以赴,不遗余力。
张维贤的一说完,不只是吴惟英,就连李邦化都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。
其余的勋贵和将官们,也都脸色各异。
安远侯柳祚昌忙是起身,拉着吴惟英的胳膊就向外拉扯。
后者也是就坡下驴,推推搡搡的就出了营房。
等其走后,李邦华环视一眼在场的众人,再次开口道:“本官再重申一遍,在营中没有职事的,还请速速离开。”
张维贤轻咳一声,又有数名勋贵起身,对张维贤拱手后离开。
大明传国两百余年,勋贵圈子里地位最高的不是一门两国公的徐家,也不是朱能的成国公,而是张玉的英国公。
前两代英国公尽皆战死,后边的历代英国公基本上都深受朱家皇帝宠信,命其掌京营兵事。
所以,张维贤在勋贵圈子里的地位,还是很高的,至于以后?那就只有天知道了。
等几位勋贵离开后,李邦华这才说道:“本官稍后就会让兵部派员,一营一营的清查各营兵丁数量,登记造册。”
“但凡有冒名顶替者,全部开格!”
“但凡年龄超过二十五岁者,全部开格!”
“但凡考核不过者,全部开格!”
三个开格说完,底下的勋贵和将官皆是脸色阴沉。
不过,李邦华的话还没有说完。
顿了顿,他又接着说道:“各家占役的兵丁,本官限三日内全部归营,否则全部开格!”
说完后,李邦华又对张维贤问道:“国公可还有需要补充的?”
张维贤见诸勋贵和将官都看着自己,心里也是轻叹一声,开口道:“没有,本公没有什么要补充的,就按李大人说得办。”
“国公!”
底下一位出身英国公府的指挥使,忍不住开口喊了一句。
张维贤瞪了他一眼,旋即不再理会他。
“诸将都可以回营了,整顿本部兵马,接到军令后,再来大校场接受清查。”
李邦华最后说了一句,就端起茶盏,示意众人可以离开了。
诸将走后,李邦华起身对张维贤拱手施礼道:“下官多谢国公!”
“都是为陛下,为大明,谈不上谁谢谁。”
张维贤的脸色不是很好。
经过此事后,他,以及英国公府,将会彻底的得罪在京的大部分勋贵。
李邦华也清楚这一点,所以才会如此郑重的对其表示谢意。
之后,李邦华派人前往兵部,调集大量的人手,开始清查各营兵丁数量。
为了防止有人作弊,李邦华采取了一个笨办法。
命三大营各营、各司、各卫,分批次进入大校场,清查过后,也不让他们离开,就呆在这里,防止各营之间相互借人。
原本李邦华都已经做好整夜清查的准备了,但让他没想到的是,原本定额十七万余人的京营,前来应卯的尽然只有半数。
这其中还有不少一看就是老弱病残,根本无力一战。
到了日落时分,李邦华看到了汇总而来的数据。
简单的翻阅后,李邦华就愤怒的合上账簿,对一众脸色阴沉的将